中国油价调控_国内油价调控
1.油价的起伏挺大的,为什么需要调控油价呢?
2.油价终于要降了,油价调整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3.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国内油价是根据什么进行调整的?
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机制,是与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联动的。为什么说是一定程度呢?因为国内的成品油调价窗口是每两周调整一次,因此国内油价很难与国际油价完全联动。但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会跟着国际油价动。也就是说,当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一轮调整后(不管是上调、搁浅还是下跌),等到到下一轮调价窗口时,如果国际油价出现下跌,那国内油价也会相应的进行下调,反之亦然。
所以,国内的油价基本上还是跟随国际油价的涨跌进行上下调整的。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相比国际油价,国内油价涨的快而且下跌却很慢。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原因又是什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最近油价的几次上调和下调的具体情况。
国际油价涨跌和国内油价的调整情况:
截至今年6月份,从今年1月以来,国内的油价一共进行了10次调整,3次下调,7次上调。
油价上调情况:在2月28日之后,国内油价进行了连续三次上调,国内汽油价格累计上调480元/吨。而在这期间,国际油价从66.4美元/桶上涨到了74.02美元/桶,涨了7.62美元/桶。
油价下调情况:两次下调分别是在2月9日和2月28日,在这两次调价中,国内汽油价格累计下调了360/吨。在这期间,国际油价从70.13美元/桶下跌到了66.4美元/桶,跌了3.73美元/桶。
2月份的下调中,国内汽油价格跌了360元/吨,国际油价跌了3.73美元/桶。而之后的上调中,国内汽油价格涨了480元/吨,国际油价涨了7.62美元/桶。可以看出,国际油价的涨幅是跌幅的2倍(7.62/3.73),但是国内汽油价格的涨幅却只有跌幅的1.33倍(480/360)。也就是说,国内油价上涨的速度比国际油价涨的慢!
当然,国内成品油的调价机制并非像上方说的这么简单,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但也不是说,国内油价涨得比国际油价慢,跌得比国际油价快。
其实人们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国内油价上调的次多比下调的多,让人民觉得油价一直在涨。
油价的起伏挺大的,为什么需要调控油价呢?
成品油调价机制影响因素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是由成品油调价机制决定的,那成品油调价机制影响因素有哪些?
本次是2020年国内成品油第6次调整,本次调价过后,2020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零涨三跌三搁浅?格局。
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跌至18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WTI和布伦特期货价格已经双双逼近20美元/桶。截止3月30日,WTI原油期货收跌1.42美元,报20.0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2.17美元,报22.76美元/桶,原油综合变化率-33.52%,预计对应下调幅度1210元/吨,约合0.9元/升。
过去的十五年来,我国成品油调价体制已经进行了五次较大的调整。除了第一阶段以外,整体油价受政策调控较多,并且没有一个固定的调整体制,这使得相关企业对成品油价格的预测失灵,在增减库存时存在较多的风险。另外这种合理性也导致投机机会的下降。
刚刚进行的这次调整,则是相比前次标准向市场化更推进了一步。其中调价标准出现了下降,使得日均波动阈值由0.17-0.18元下调至0.08元左右,而调价周期亦进行了缩减,也是使国内成品油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滞后的现象得到了一些改善。
虽然波动节奏与国际原油相比有所改善,但是从波动幅度上来说比前几个阶段有所收窄,这亦说明了政策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仅停留在挂钩的层面。
至于幅度收窄的原因,从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便可比较出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存在明显的溢价,而这种溢价则主要是由08年下半年所拉大的。当时原油逢金融危机大幅下跌,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跌的幅度远远小于国际油价,在这种情况下油炼企业的毛利率波动中枢由-5%左右上升至5%左右。而虽然这种差价在第四阶段有所收敛,但溢价仍然非常明显。而相对毛利率来说,面对同样的原油成本,新加坡和荷兰基本达到5%-10%,而美国的中枢亦是在15%左右,这一点说明我国的炼油技术仍然非常落后,亦是成品油价格脱钩的推手之一。
油价终于要降了,油价调整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此次美股暴跌,相信大家都听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大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油价暴跌造成例如bp、壳牌、道达尔等一系列石油公司股票下跌带动大盘;另一个是由于美国、韩国等一系列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不力,引发投资者对停工、感染等一系列影响经济因素担忧,进而导致恐慌抛售。
当然了,咱们是《车友报》,对于经济理论小编也不敢说专业,所以咱们这次不说油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单说国际油价的历史和此次引发油价暴跌的欧佩克和俄罗斯之间的产量博弈。
自从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人合作开发了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开始,原油这一资源在人类历史上就开始变得愈发重要。直到今天,它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而油价的定价历史,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跨国石油公司定价
第一个阶段是跨国石油公司定价,在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的石油主要消费国基本上都是英法美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主要产油国大多位于当今欧佩克地区。一边是老牌帝国主义,一边是刚刚摆脱半殖民地的小国,那边说了算一目了然。
所以当时的油价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的空间,油价多少,作为大国代表的跨国石油公司说了算。简单来说,这些公司跟产油国签合同给租金,合同说多少钱,油价就是多少,挖出来的原油运回国自己炼自己卖,公开现货交易不足总交易量的1%。
而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说白了就是当时油少,原油产量没办法满足世界上所有国家需求。而这个时候,老牌大国就运用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打压产油国,确保原油优先供给自己,价格不太高。当时类似的跨国石油公司有七个,也被称为“七姊妹”。
OPEC定价阶段
时间到了70年代,这个时候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石油产量终于上来了,1970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当时峰值,美国甚至开始限制国内原油开采。国内不缺产量,就不用继续控制山高水远的产油国。再加上当时英国日渐颓势,从海湾地区逐步撤军。使得当时的产油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因此当时各国的内部势力纷纷抬头,开始争取更大的原油定价话语权。在此情况下,OPEC,也就是欧佩克在1960年应运而生。
最经典的表现有三个,一是当时各国纷纷把油田收归国有,1960年,当时的阿美石油公司总部从美国旧金山迁到沙特多哈。经过多年斗争,1972年,阿美公司逐步被沙特收归国有,1973年沙特政府参与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达到了100%。二是产油国开始要求提高原油出口税率,最后定在了55%。第三个,也是最终的胜利,是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决定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作为国际油价“参考价格”,标志产油国在原油定价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此之后,国际油价就形成了欧佩克产油国和跨国石油公司协商定价的机制。
交易所定价
按理来说,到了欧佩克定价阶段,产油国、需求国达成联盟,两边啥事都商量着来挺好,没有变化的必要了。但是谁都没想到,随着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国越来越多,产油国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这些国家也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石油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油上了油轮,短则几天,长则几周才能到达买家手里。是先付钱后发货还是先发货后付钱,付钱是按照发货日子价格给还是收货日子价格给,这些可能动辄涉及十几亿的资金。到了这一步,期货的主要动力已经形成了。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
油价调整的原理就是依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地原油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而且国内有属于自己的调整区间和调整幅度。
一、油价调整机制现行的油价调整机制,是从2013年3月27日进行调整后开始执行的。根据现行的调整机制,我们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也基本上和国际油价接轨了。
毕竟,我们国家也是石油的进口国。我们国家的原油进口比例还是很高的。国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也是对油价调整机制进行了调整。
二、油价调整区间我们国家的成品油虽然和国际油价接轨了,但是国内油价并不是一天调整一次,而是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
不仅如此调整的区间也取消了原来4%的限制。当然,我们国家油价调整时也是有最低限度的。当油价变化的幅度少于50元/吨时,不进行调整。并且把变化的金额累计到下一个调整区间。
而且在2016年为了完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设置了调控区间。具体来说,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不调或者微调;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三、油价后期走势2022年4月15日24时,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将会打开,根据现在国际原油的走势,本轮成本油价格将会迎来2022年的第一次下调。
根据第10个工作日(4月15日)的最新数据,预测原油价格下调幅度在550元/吨左右。折算为升的话,对于92号汽油来说下调的金额在0.45元左右。按50升的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将节省22.5元。
不仅如此,由于国际主要产油国为了抑制油价上涨,也开始释放储备石油。同时,俄乌局势趋于稳定,后期原油的价格依然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综上,油价调整的机制就是和国际接轨。同时为了更好的控制油价,设定了上下限。而且油价后期也有持续下降的空间。
中国油价限制区间在零售环节92号汽油也回到7元的区间,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9元。
成品油定价机制,即成品油定价的过程方式、法则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在经历多次改革后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于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自2018年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0元和520元。?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中国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而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降,折成额度取整确定。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
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2008年底进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原油的价格关系,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
根据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发布,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后,价格其实是有降有涨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关要逐步完善有关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主体也要逐步适应价格上下波动的经常性情况。
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本次成品油调价前20天,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价格平均价比前期调价基准价大约提高了5%以上。所以,这次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超过了20天,发展改革委经过观察和研究,决定上调油价。
据了解,在此机制下,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对于一些加油站进行的降价促销,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国家是支持合法的市场竞争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